活动首先由本土汉语教师Natasa手提中国文化宝箱,为小学生们介绍文房四宝、扇子、毽子、对联、剪纸、丝绸等具有中国文化象征的物件。并通过对中国城市、山水、建筑、发明等的提问与现场学生展开了积极的互动,场面热烈。

随后,志愿者教师分别从汉语语音、语调、日常用语等,通过形象的语音身体操、有趣的数字游戏、生动的“你好歌”儿童歌舞等,将小朋友带入了奇妙的汉语学习世界中。现场学生个个兴致盎然、热情高涨,争相参与。

之后的中国文化体验更激起了在场所有学生的极大兴趣。学生们积极投入其中,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文化体验课分为中国书法和筷子两个部分,在认真学习了汉字的书写规则、文房四宝的使用方法和文化背景后,学生们个个迫不及待地手握毛笔在宣纸上认真书写“日”、“月”、“雨”等汉字。随后对筷子使用的体验学习,也展现了塞国学生们对中国文化的向往和学习的渴望。

体验课最后,在学生们的一致请求下,孔子学院的老师们和学生一起在户外展开了中国传统的踢毽子游戏,中国毽子学生之间翻转飞扬,交织着文化纽带,传递着中塞友谊。
孔子学院中方院长赵有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文化体验课首次面向全市小学生,而且取得了圆满成功。这说明了塞尔维亚学生对中文及中国文化的兴趣,孔子学院将创建更多的汉语教学平台为广大学生提供体验和学习的机会。
(国际处 叶佳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