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学院“绿色浙江”实践小分队从浙西南偏远美丽的大港头镇回来已有几天了,同伴们正热火朝天地整理、总结着这次实践的成果,而我则刚刚从水土不服中恢复过来,浑浑噩噩的大脑逐渐清醒,一个我记忆中的大港头也逐渐地沉淀、清晰。
这是一个充满生机、美丽得让人留恋的小镇。最美的是这里的水。小镇自古就是著名的渡口,镇名“大港头”即源于此。横贯整个镇的是浙江省第二大江“瓯江”,本地人亲切地称呼它“大溪”。我们到达的时候正值黄昏,热情的工作人员迫不及待地带我们来到江边,向我们展示“大溪”一天中最绚丽的风景。走在溪边的石子路上,抬头远望,夕阳已经犹抱琵琶半遮面,害羞地躲进了大山的怀抱,它的余晖映红了大半个江面,江水缓缓流向远方,不着边际,天水一色,浑然一体,如诗如画。最雄的是这里的山。这里的山多得令人难以形容,正所谓环“镇”皆山也。我们的学校置身临安山区,刚来的时候已经感叹山多,可是和这里一比,不免有“小巫见大巫”之感。一路行车而来,忽明忽暗,恍惚间,列车带着我们不知钻过了多少山洞。漫山遍野的都是树,层峦叠嶂,名副其实是树的海洋。最清的是这里的空气。一下车,清新的空气拂面而来,忍不住做了个深呼吸,情不自禁地哼起了羽•泉的《深呼吸》:“深呼吸,闭好你的眼睛,全世界有最清新氧气……”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这是一个民风纯朴的小镇。大港头人民的友好、热情是最令人难忘的。当听说我们是大学生,是来大港头进行暑期社会实践的时候,无论是镇里的行政人员还是普通的老百姓都给予了我们热情的帮助。无论走到哪里,迎接我们的都是一张张笑脸;无论我们进行什么调查,给予我们的都是力所能及的方便;无论我们遇到什么困难,伸过来的都是一双双援助之手。在这里,我们深深感到了劳动人民的勤劳、善良、团结和自强不息。
过去的一个星期里,我们吃在大港头,住在大港头,和大港头零距离地接触。这是一个蓬勃发展的小镇。大港头地处山区,耕地面积少,山区还有许多野兽破坏庄稼,生产条件相对恶劣。针对这种“耕地面积少、收入低、农民经济效益不高”的现状,当地政府采取推广种植经济作物,开创花卉苗木基地等措施,提高农民的收入。现在,该镇的花卉苗木已经远销上海等地,为农民的创收可以说是立下了汗马功劳啊!工业是大港头的支柱,而竹木加工是大港头工业的龙头。这里的竹木材原料丰富,就地取材方便,许多人在自家办起了木材加工厂,产品销往附近城镇,是大港头镇的一个主要经济来源。现在,镇政府正在考虑如何扩大规模,更好地发挥该地的地区资源优势。旅游业是这里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大港头风景秀丽,景色宜人,吸引了大量的游客。这里已建成全国最大的美术教学基地——中国美院教学基地和巴比松油画基地。每年来自全国各地的美术爱好者来这里培训学习,写生作画,也带动了该镇整个相关产业的发展。
我们有理由相信,也正如刘镇长说得一样:“大港头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毛剑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