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林学院工程学院交通运输专业的学生来到临安市钱王驾驶员培训学校,向该校有着丰富驾驶经验并熟悉交通行业现状的驾驶教练拜师学艺;同时,不仅大学生到驾驶学校里学习,该院还准备邀请驾校资深的驾驶教练到大学里给学生们上课,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当前行业状况。为方便学生向教练们学习,浙江林学院工程学院还与钱王驾校合作建立了实践基地,并签定了合作协议。
按照协议,钱王驾校将派出资深的教练,向林学院交通运输专业的学生提供驾驶技能、车辆的维修、交通法规以及汽车驾驶理论与职业道德等培训,帮助大学生在学好理论的基础上,加强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使该专业的大学生成为实践能力强、理论基础扎实的新型人才。
交通专业的大学生拜学历不高的普通驾驶员教练为师,是不是有些降低自己的身份?大学生的知识是不是贬值了?大学生知识还不如一个驾驶员?一开始,学生中有各种想法的学生都有。但是随着实践活动的深入,大学生们转变了自己的观念。
“通过向驾驶教练学习,我们对本行业有了更清醒的认识,操作技能也更强了,对调整自己今后的学习定位、学习目标有很大的好处。”大一学生永强说。
“以前我们大学生就和赵括一样,只在学校里读书,其实就是闭关锁国,那样的结果是大学生只知道理论知识,纸上谈兵,实践操作能力都不怎么好,而交通运输专业又要求我们拥有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这就形成了一个矛盾,社会对应届毕业生都敬而远之。现在好了,我们既拥有教授做老师,也向普通的驾驶教练拜师,更拥有驾校作为实验室,我们理论学习、专业实践和了解行业发展更方便了、也逐步与社会接轨了。”大二女生小灵这样认为。
“学历高并不等于实践操作能力强,我们可能学习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也可能对交通的理论知识比驾校的教练要多一点,但是我们的操作技能、对交通行业现状的了解却远远没有达到驾驶员教练的程度,所有我们要学好自己的专业,就有必要向教练们学习。现在的大学教育已经普及,我们已经不再是天之骄子,我们的就业、社会实践能力都面临着激烈的竞争,所以我们要随着形势的变化,调整自己的心态,虚心学习。驾驶教练那里有我们需要的东西,我们就要向他们学习。”交通运输专业的一名学生干部这样认为。
驾驶员教练、临安市钱王驾校负责人俞跃荣认为,现在大学生肯自降身份向驾驶教练学习实践技能,说明现在的大学生更加实际了,能以良好的心态正确定位自己。学历和学习是无止境的,无论是学校还是驾校,双方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有用的专业人才。驾校的相关驾驶教练给学生上课,会尽最大的努力备课与讲解,并希望得到全体师生的认可。当然,驾驶教练的培训课程是否会正式列入学生必修课程,还有待于研究和探索。
作为主要策划者、浙江林学院工程学院院长刘志坤认为,钱王驾校成为该院交通运输专业社会实践基地为学校与社会之间的互相沟通搭建了一块平台,为交通运输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实践机会,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再认识,真正达到理论与实践相互融通、互为发展。
说到对培养学生的作用,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胡建平说:“随着社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不断加大,学院的传统教学模式所培养的学生已不能充分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学院要着力培养应用型的人才,要通过实践课来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运用。此次与钱王驾校合作就是学院依靠社会力量促进教学改革所走出的第一步。作为实践基地,交通运输专业的学生在学校接受基础理论教育之后再到钱王驾校进行实践,是对自己的一个锻炼,使对自己理论学习的考试,将为毕业后的就业问题有一个更清醒的认识。前不久,学校在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杰出代表、安徽黟县宏村建立了教学基地,现在又让学生把课桌搬到驾校里,就是希望学校培养的人才是社会需要的,与社会需求接轨、毕业后就能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人民网》2005.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