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31日是第18个“世界无烟日”,浙江林学院学生经过计算发现:全国约有20%的人口吸烟,按照每人每天一包、每包3元计算,全国每年仅吸烟就要吸掉8800亿元;而中国目前还有300万贫困失学儿童,每位失学儿童的每年学费不到500元。全中国人只要一天不吸烟并将烟款捐出来,就可以解决中国失学儿童的入学问题。
为提倡广大师生加入到拒绝吸烟,积极戒烟者的行列中来,浙江林学院团委、学生会组织日前开展了“千名师生集体戒烟”系列活动,将5月31日所在的周定为校园无烟周,倡议广大师生在从5月31日开始戒烟,并将当日的烟款捐赠出来,为失学儿童尽点心、为聋崖儿童的健康成长出点力。
林学院部分学生通过调查得出数据显示,目前大学生吸烟的比率正呈上升趋势,部分专业的大学生从大一就开始吸烟,有些做通宵作业、搞通宵设计的学生更是每天吸烟超过一包,某高校一个班的男生中有一半成为烟民。同时,大学生购买的香烟价格也不断上升,一般学生吸的都是20元左右的香烟,最差的也要10元一包,部分学生抽的香烟都是50元一包的“中华”,吸烟的学生中还产生了攀比心理。
“吸烟有害健康,也是一种慢性毒品,这个小孩子也知道,但是现在我想戒也难啊,这个和自己的交际圈子成员是否吸烟也很有关系的。”在一个有着3年烟龄的大学生烟民这样告诉笔者,“我希望大家一起来戒烟,也许这样才有作用。毕竟,现在吸烟已经成了社交活动的一部分,人家吸烟你不参与,很没面子的。”
“现在大学生吸烟也无奈啊,出去实习没有烟,人家师傅不理你啊。而且现在同学吸的烟都在10元一包以上,对没有经济来源的大学生来说,这可是很大的负担啊。”另一名烟民这样认为,他说,现在大学生吸烟已经不仅仅是吸烟,而是吸“流行”、吸“面子”。而且“大学生都吸烟,那社会上的人就更不用说了。吸烟浪费精力、财力,而且大学校园里的师生吸烟,本身就是不文明的表现。我们现在都在讲生态环保,如果高校校园里出现一个烟蒂,那多影响环境?再说,抽烟的人,自己身体肯定不生态环保。”一个女生说。
浙江林学院团委徐老师说,林学院开展的本次活动,除了号召学生不吸烟,还积极倡议吸烟的师生将当日的烟款捐助出来,给失学儿童、聋哑儿童等弱势儿童一份帮助,让他们过一个快乐的儿童节。
据有关数据显示,每年我国都有100万人死于肺癌、冠心病等与吸烟相关的疾病,超过了结核病、艾滋病、围产期疾病、车祸和自杀死亡的总和。 令人担忧的是,我国未成年人的吸烟比率正在呈逐年上升趋势,每天都有8万左右青少年成为长期烟民。我国卫生部门在几年前调查中发现,在大学、高中和初中男生中,吸烟的比率已经分别高达46%、45%和34%。 《人民网》:2005.5.31 作者:陈胜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