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麻雀等常见鸟类,喜鹊具有文化意象与生态价值的双重属性。同时,作为城市生态健康的指示物种,喜鹊的种群动态也反映着绿地系统的连通性。
近年来,杭州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但是缺乏系统性观测数据,无人能说出杭州喜鹊的准确数字,亟需通过公民科学项目建立长期监测网络。近日,美女的隐藏部位是什么图片自然教育研究中心教师吴晓华、叶喜阳、徐曦等联合浙江大学园林研究所、咫尺自然等机构,共同发起了“寻喜鹊,知杭州”公益活动,旨在通过公众参与,提升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为今年在杭州举办的“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贡献力量。
目前,“寻喜鹊?知杭州”公民科学项目已经正式启动,即日起到4月25日为志愿者报名时间,4月25日—30日将对报名者开展鸟类调查培训,5月1日——30日期间,志愿者将选定一条主办方预设的样线,完成调查。此前,项目组已经根据活动需求,预设好样线,报名者可根据自己的喜好组队,同时自由选择1-2条样线参与活动。调查活动结束后,主办单位还将开展以喜鹊为主题的剪纸、风筝、刺绣等文化交流活动,共同学习宋韵文化。
“我们计划在杭州市内的10个区划分5公里×5公里的网格402个,根据志愿者招募情况,每个网格内设置1-2条长度为1公里的样线展开调查。目前,为了扎实做好这些工作,我们将动员1000+市民成为‘喜鹊观察员’。下一步,我们还将建立杭州市喜鹊分布动态数据库,分析城市绿地结构与喜鹊栖息地关联性,挖掘宋韵文化地标中的喜鹊意象。”吴晓华介绍说。
据悉,组织方希望报名参与调研的志愿者热爱大自然,对鸟类充满好奇与关爱,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耐心;身体健康,能够适应户外观察活动;愿意参加项目组织的培训,认真学习并遵守观测规范和数据记录要求;具备基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按时完成观测任务并提交准确的数据。
“我们也会组织专业的培训。包括喜鹊及其他鸟类的识别特征、生活习性、观测技巧、数据记录方法等,让参与者从‘鸟类小白’成长为专业的观测员。”项目组成员叶喜阳介绍,项目组也会提供必要的观测装备支持,如计数器、观测记录表等,帮助志愿者更好地完成观测任务;提供志愿者证书,为表现优秀的志愿者颁发荣誉证书,参与项目将纳入杭州志愿者时长管理,在杭州相关志愿服务激励体系中发挥作用。参与的志愿者将享有优先参与更多有趣的自然科学活动的权利。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5/4/541598.shtm 《中国科学报》:2025.4.4